2025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Seismic and Civil Engineering Research (ICSSCER 2025)

中文



中文



第六届结构抗震与土木工程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ICSSCER 2024)

2024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Seismic and Civil Engineering Research (ICSSCER 2024)

2024年8月16-18日,中国山东青岛


image.png 重要信息

大会官网:www.icsscer.com

会议时间:2024年8月16-18日

会议地点:山东青岛

最后报名/截稿:2024年8月12日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5-10天

收录检索:SCI、EI Compendex、Inspec、Scopus、CNKI知网


ICSSCER2023.jpg

ICSSCER 2023

支持单位:Graphic Era (Deemed to be) University, India

ICSSCER 2022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广东工业大学

ICSSCER 2021

主办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ICSSCER 2020

主办单位:AEIC学术交流中心


image.png 大会简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形态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建筑结构形式逐渐由规则简单向高层、大跨甚至特殊复杂的方向发展。而房屋建筑是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基本场所,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必须得到充分保障。但是,自然灾害(地震、风、雪、雨)、人为失误和事故(爆炸、火灾、撞击)、以及近年来的袭击和人为破坏等偶然事件,都有可能使建筑结构破坏。因此多年来,各国都在不断提高建筑结构安全,在土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各种抗震问题层出不穷,同时也催生了许多新的抗震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诞生。

       第六届结构抗震与土木工程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ICSSCER 2024)将于2024年8月16-18日在山东青岛举行。本届会议从结构抗震和土木工程的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工程应用等最新成果和展示等方面为学者、研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打造一个推动专业合作与交流,促进相互了解的平台。我们盛情邀请您参与此次学术盛会,开展相关专题学术交流,推动结构抗震与土木工程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image.png 支持单位

东南大学logo.png

东南大学

image.png 主讲嘉宾

张志强-116.jpg

张志强教授,东南大学

张志强,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1969年6月生,东南大学建工系支部书记,东南大学土木和市政设计院副院长,建筑工程抗震与减震中心副主任,江苏省地震工程学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隔减震工作部、振动工程专业委员会和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大型复杂结构抗震、抗风及其振动控制、既有建筑抗震、减震和隔震加固、大跨和高耸结构舒适度控制研究和结构健康监测等研究。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省部级纵向课题十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发明专利十余项。是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建筑结构学报、振动与冲击、振动工程学报、同济大学学报、建筑结构和工业建筑等杂志的审稿人。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中国铁路建筑总公司特等奖(1项)。

主编江苏省地方标准《既有建筑结构消能减震加固规程》,参与编写了国内第一本建筑行业标准《建筑消能阻尼器》(JG/T 209-2007)、《既有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国内第一个消能减振构造图籍《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振)图集》和国内第一本楼盖舒适度标准《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JGJ/T 441-2019)。

主讲本科生《工程抗震与防灾》、《建筑结构设计》和研究生《结构振动控制》等课程,是《工程抗震与防灾》和《结构振动控制》的课程负责人。其中《工程抗震与防灾》和《建筑结构设计》是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课程以及江苏省一流课程。主持校级校改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修订教材1部,参与修编教材1部,主编教学辅助教材1部。

完成了长沙新火车站、沈阳火车站扩建工程大跨楼盖、深圳机场T3航站楼、北京奥林匹克公园(B区)国家会议中心、福州海峡会展中心、重庆来福士广场、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和北京奥林匹克中心演播塔和景观塔等几十项国家重大工程的振动响应及控制的分析、设计和现场实测工作。


任鑫-116.png

任鑫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系主任

任鑫,男,1988年生,湖南长沙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系主任。 国际科学组织Vebleo协会会士、“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新型材料与结构、复合材料、拓扑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作为负责人共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在内的纵向项目9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共参与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基金项目3项。 共发表高水平论文六十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JCR-Q1区论文40余篇(影响因子均大于4.0,含中国科学院一区期刊27篇),“ESI高被引论文”10篇,单篇Google Scholar学术最高引用数700余次,论文总引用数近三千次。已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PCT国际专利3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各一项);已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荣获2016年度Centre for Innovative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的“杰出研究奖”;荣获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2017年度“研究影响力奖”;2022年当选国际科学组织Vebleo协会会士。参加澳大利亚、英国、日本、西班牙、丹麦、波兰等多个国家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主旨/邀请学术报告,曾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会议主席、分会场主席或科学委员会委员。


曾超峰-116.png

曾超峰教授,湖南科技大学

曾超峰,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湘江学者),现任湖南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一直从事地下工程防灾减灾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湖南省优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级项目12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Hydrology》等高水平刊物发表SCI/EI论文47篇,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1);公开专利20项;参编出版译著1部、行业与地方标准2部;入选全国百名优秀博士后、湖南省优青、湖南省首批“三尖”创新人才、湖南省芙蓉计划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向上向善好青年;

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软土工程专委会委员/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委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青委会委员、《Water》专刊主编、《Int J Min Sci Techno》青年编委等64部国内外主流期刊审稿人。长期受邀担任国家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广东科技厅、浙江科技厅等机构科研项目、人才计划、科技奖励与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1)岩土与城市地下工程灾害评价与防控技术;(2)节约、环境友好型基坑支护体系及其设计理论;(3)地下水控制、渗流理论、地下水回灌控沉技术;(4)缺陷桩及透水桩承载与变形计算理论。


Sudharshan-N-116.jpg

Sudharshan N. Raman副教授,马来西亚莫纳什大学

莫纳什大学工程学院多校区跨学科研究节点--莫纳什建筑循环节点(Monash-ConCerN)的共同创始人和联合领导者;美国混凝土协会(ACI)马来西亚分会主席(2018-2020); 特许建筑工程师协会会员/英国特许建筑工程师协会(CABE)会员/马来西亚技术员委员会(MBOT)专业技术员/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会员/美国混凝土协会(ACI)会员/RILEM高级会员/马来西亚混凝土协会(CSM)第三副会长/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IEM)土木与结构工程技术分会委员会成员


image.png 征稿主题

1、工程结构(结构工程/结构动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结构荷载分析/混凝土结构/力学分析/理论力学/钢结构/金属结构/隧道及地下结构/力学解构相关智能算法/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桥梁工程和荷载分析等)

2、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流变学/流体力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及物理性能/金属材料物理材性/3D打印混凝土材料/纤维材料及物理性能/材料质量与控制/聚合物材料/地聚物材料/材料与构件/钢筋疲劳与应力分析/水泥基材料分析/土木工程材料表观及微观分析等)

3、结构抗震(地震波/地震荷载力分析/抗震实验及分析/地震与阻挠器/结构抗震设计/地震信号探测/结构抗震设计计算原理/混凝土结构建筑抗震设计/砌体结构建筑抗震设计/钢结构建筑抗震设计/混凝土结构梁式桥抗震设计/结构减隔震技术/结构抗震加固改造设计/地震作用计算/墙体承载力验算等)

4、监测检测(智能检测技术/检测算法/检测信号分析及降噪/钢结构应力监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监测/工程实体结构检测/工程原材料检测等)

5、其他相关主题

查看更多征稿主题:www.icsscer.com/Topics


image.png 论文出版

(一)会议论文集

斯普logo.png

①. 本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择优由斯普林格Springer-Lecture Notes in Civil Engineering (ISSN: 2366-2557)出版,并提交至EI Compendex , Scopus检索。Springer是全球最有影响的科技出版社之一,LNCE刊物检索十分稳定!

AP-LOGO.png

②. 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由Atlantis Press出版社AER-Advances in Engineering Research(ISSN: 2352-5401)出版,见刊后由出版社提交至EI Compendex , Scopus,Inspec和CNKI(知网)收录。该刊物对理工类、综述类、人文社科经管类方向友好,高录用率,见刊快速!

论文模板下载(排版不低于5页):www.icsscer.com/download

投稿入口:www.ais.cn/attendees/paperSubmit/JUMIMY 或点击图标

image.png

(二)SCI期刊

额外征集优秀论文,按SCI期刊论文要求审稿,推荐至以下SCI期刊发表:

Journal 1: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SSN: 1392-3730, IF: 4.3)

Journal 2: Buildings (ISSN: 2075-5309, IF: 3.8)

Journal 3: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ISSN: 0899-1561, IF: 3.2)

Journal 4: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ISSN: 1226-7988, IF: 2.2)

Journal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ISSN: 1735-0522, IF: 1.7)

Journal 6: Journal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ISSN: 1016-8664, IF: 1.1)

投稿入口:www.ais.cn/sciPaperPro/contribute/147/1

*请用WORD(.doc)格式投稿,排版暂无严格要求,通过审核后,给出论文模版后再正式投稿。邀请码:C219

艾思编译可为您提供翻译、润色、排版、降重、定制修改等服务,助您快速发表,请详询会议秘书处。



image.png 会议日程

日期时间内容
2024年8月16日(周五)13:00-18:00

报到注册

2024年8月17日(周六)09:00-12:00主题报告
12:00-14:00午餐时间
14:00-17:30口头报告
18:00-19:30晚宴
2024年8月18日(周日)09:00-18:00学术考察活动

参会方式: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可有一名作者免费参会,其他作者可另行注册;

2、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3、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4、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

5、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6、报名参会:本会议由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报名,请点击www.ais.cn/attendees/toSignUp/JUMIMY 或以下图标进行报名参会:

image.png


image.png 注册费用

类别注册费(人民币)
投稿注册(5-6页)3400元/篇
超页费(第7页起算)300元/页
仅参会不投稿1200元/人
仅参会不投稿(团队参会三人以上)1000元/人
加购论文集500元/本

备注: ①每篇文章注册费含一个免费参会名额,作者参加会议无需额外缴费,其他作者或陪同人员可注册为听众 ; ②每篇文章注册费含一本纸质版会议论文集; ③多篇投稿可获优惠,详询会议秘书处; ④被录用且完成注册的论文,如需申请撤稿,将扣除30%的手续费;⑤本会议采用100RMB=15USD的固定汇率,请按实际情况选择支付方式及币种。



image.png 联系我们

会议秘书:May Chen | 陈秘书 (邀请码:C219) 

联系电话:+86-13922150140

秘书微信:13922150140

会议邮箱:ICSSCER@163.com

陈老师-13922150140.jpg

陈老师微信

项目销售一组(土建地交).png

秘书处微信